《中風後針灸到底在針什麼?》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中風後待病情穩定後,家屬會急於尋求認和可以幫助患者的治療,復建、針灸、推拿、打針、吊點滴…等。那在中醫的角度,可以說說到底中風後針灸到底對患者有什麼益處?臨床上面實踐後,我認為至少有下列幾項助益:
1、 提升肌力
2、 增加靈活度
3、 增加腦部循環,增加新生血管,以利神經連結
4、 改善認知和記憶
5、 穩定情緒
一般家屬會希望患者多復健多運動,但是怎樣才是最有效的方式?能夠搶在黃金治療期去恢復機能呢?
先提出常見的錯誤訓練
💣💢「不斷地被動靠家屬或機器去運動」。
被動的運動雖然可以減少關節處的沾黏,稍微減緩肌肉萎縮的速度,
但是對於最後正確自主動作的產生,助益不大
我們先了解一下
一般中風治療動作出現的順序:
沒有動作👉動作誘發(家屬、治療師、機器)👉
👉動作出現👉反復訓練,矯正錯誤👉
👉進階動作👉動作組合產生功能性👉
👉個別化的功能訓練
舉個例子來說:
患者中風後主要的障礙是腳部肌肉無力,下肢無力
我們可以先帶領病人做被動作膝蓋的彎曲,大腿彎曲,貼近腹部,讓患者了解要作些什麼動作;之後讓患者足部打拍子、夾膝蓋、屈膝、蹬腿、上舉大腿…等,介由個別動作去訓練肌肉,反復練習動作,多次練習後,成功率增加。
最後組合這些動作,待反復訓練後肌力增強,產生較為完整下肢的動作,進而可以站立行走。
利用頭皮針刺激,加上立即性的鍛鍊,可以事半功倍
傳統認為成年人腦部結構是固定不變的,但是近期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腦具有神經可塑性,在受損時,能夠啟動大腦內沒受傷、健康的神經網路,神經元可再生,長出新的連結 ,重新控制因中風而受損的肢體。就像把壞掉的機器,經過師傅的維修調整,敲敲打打,從旁接上新的電路和電線,便可以重新運作。
由以上這些知識,我們可以綜合在一起:
由以上這些知識,我們可以綜合在一起:
針灸加上復建,給予適合的訓練菜單;家屬從旁大量的心理支持;持續配合醫師診療,回到家後也要重複地「大量」練習,刺激腦神經聯結,並適度休息讓神經組織修復,這樣便能夠達到最大的效益,更快速的恢復起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