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降肝指數》
撰文:柯盛淵醫師/ 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一般口語講的肝發炎指數大部分兩個GPT(ALT)和GOT(AST),ALT主要存在於肝細胞,而AST除了肝,在心臟和肌肉中也有存在。因此要是細胞組織有發炎了,那麼就會在血液中看到兩個指數增加。
一般正常肝指數約在40,有時候因為熬夜會造成輕微發炎,不過指數一般也不會超過80。但如果肝指數超過100多,置之不理,10幾20年後就有可能演變成肝硬化、肝癌。
如果發現肝指數偏高,除了作息不正常熬夜之外,首先須先排除以下幾點原因:
👉病毒型肝炎:A、B、C肝炎
👉脂肪肝
👉飲酒,
👉化學物質
👉肝硬化、肝癌
👉藥物
👉自體免疫
對於有脂肪肝的人,如果合併有代謝症候群,就有可能是肝臟纖維化的高危險群,而後續往肝硬化及癌症進行。
在臨床上常常被醫師拿來治療肝臟發炎的肝福,其中最重要的內含物就是「水飛薊素」(silymarin),基本上算是肝的「保護劑」,可以降低肝發炎指數,但是還是需要處理病毒肝炎、飲酒、自體免疫...等,這些根本的病因。
而中醫來說,坊間最常口耳相傳的保肝方劑有小柴胡湯、龍膽瀉肝湯。不過中醫講究有是證、用是藥,需要配合臨床症狀和患者體質,四診合參,選擇合宜的藥用運用。
這位患者肝指數偏高多年,並沒有病毒性肝炎,西醫懷疑跟其中度脂肪肝有關,嘗試過健保給付的保肝藥物,以及坊間的一些保肝保健品,不過似乎對其肝指數幫助不大。在診察四診合參後,決定不用一般套路式的清熱苦寒的藥物,而使用補氣藥物,加上一些疏肝藥物,三個月後,肝指數降低,後續繼續追蹤觀察。
所以中醫藥要是用得好,不僅不會傷肝,還可以保肝喔~!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