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血糖偏高單純利用中藥調整血糖的病案》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糖尿病比較簡單的抽血數據指標: 空腹血糖大於 126mg/dL 或是任何時刻的血糖≧200mg/dL 加上高血糖症狀(多尿、多 渴、體重減輕)就符合糖尿病的診斷。 🔹正常的空腹血糖值應小於 100mg/dL 而介在 空腹血糖 100~125mg/dL 之中的高危險族群, 則稱為糖尿病前期。 這可是身體「已經控制不了血糖」的警訊喔! 現代社會由於飲食結構的改變與生活節奏的加快, 越來越年輕人也會出現血糖偏高的情況。 血糖偏高雖未達糖尿病診斷標準,但若不加以控制,極易進展為糖尿病,後續控制不良,甚至引會發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等併發症。 家庭主婦的X小姐,有家族病史,懷孕時也曾有妊娠糖尿 ,因此十分注意她的血糖。多年前醫院診斷為「血糖偏高」, 晨起的空腹血糖數據都在115~125 mg/dL 間飄移,維持這樣的情況數年。醫院 建議改善生活方式和飲食,不然就要考慮是否開始服用藥物 。 患者希望通過中醫調理改善血糖偏高的狀況,。 經由我們望聞問切診察,治 療採用 補氣、 滋陰、去濕的藥物為主。 經治療數週後,X小姐開始測量到100~110 mg/dL 間的空腹血糖數據。 在經過大概兩個月的治療後,測量到100 mg/dL 以下,達到正常範圍,患者十分高興,因為已經好多年沒有看到100 mg/dL 以下的數字了。 若您或您的家人有血糖偏高的困擾,建議儘早尋求中醫診治。中醫藥的整體調理優勢,或許能成為您健康管理的新選擇!

《腰椎椎間盤突出,開刀前嘗試看看,針刀治療搶救》

《腰椎椎間盤突出,開刀前嘗試看看,針刀治療搶救》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腰痛、雙腳發麻,這些症狀你是否也經歷過? X先生,工作需長時間坐著,漸漸開始出現腰部痠痛,隨後逐漸發展為雙下肢發麻,甚至影響睡眠。到大醫院經核磁共振檢查後,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伴有黃韌帶增生。X先生跑了兩、三家醫院,都建議他開刀來處理這個問題。 醫院檢查報告如下: L4-L5: Presence of diffuse herniation disc, ligament flavum hypertrophy and facet joint degeneration change, causing moderate spinal stenosis and mild left neuroforaminal stenosis. L5-S1: Presence of posterior central herniation disc, ligament flavum hypertrophy and facet joint degenerative change, causing mild spinal stenosis. 🔶什麼是針刀療法❓ ✨針刀是中醫的一種新型醫療工具,在傳統針灸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針對筋膜粘連和軟組織病變有顯著效果,鬆解粘連的組織,同時改善局部血液循 可說是 🔥針灸的 Pro 版本🔥 治療時再利用中西醫結合理論,具有「針可疏通,刀可釋放」的雙重效果。 X先生在接受三次針刀治療後,便感到雙腳的麻木有所減輕。隨後,配合調養和拉伸運動。他的腰痛改善許多,雙腳也不麻了,更能專注全心新投入到工作之中。 ✅健康小建議 🌟避免久坐:長時間保持相同姿勢會加重腰椎壓力,建議每隔30分鐘起身活動。 🌟注意姿勢:搬重物時應採用正確的方式,避免直接彎腰。 🌟加強腰背肌群:通過適度運動提升核心肌群力量,減輕腰椎負擔。 只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是可以改善的。

《車禍後手腕疼痛針刀治療快快好》

《車禍後手腕疼痛針刀治療快快好》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患者因車禍手腕撞到受傷 手腕屈伸旋轉疼痛 懷疑是三角纖維軟骨受傷 在開車轉動方向盤時手腕會疼痛起來 本來以為會自己好 結果數週仍不見好轉 因此尋求針刀治療 在治療三次後 手腕疼痛感大減 因為有受傷過後的結構都會比較脆弱 後續建議持續加強訓練手腕週邊肌肉 強化支撐力 可以避免後續因為過度施力 又產生二次傷害和疼痛

《小腦中風後失去平衡中醫治療走得順暢》

《小腦中風後失去平衡中醫治療走得順暢》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小腦的主要血液供應來源是脊椎動脈,當脊椎動脈或其分支產生血液灌流量不足時,會導致小腦缺血、缺氧,進而發生眩暈、步態不穩的現象、或不平衡的感覺。而當更嚴重時就是小腦中風。 當小腦中風發生時,患者可能會面臨眩暈、行走困難甚至全身協調性降低。這些症狀不僅影響日常生活,更可能帶來心理壓力。 小腦中風後的常見症狀 ✅ 眩暈:患者感覺天旋地轉,站立或行走時容易失去平衡。 ✅ 行走困難:由於小腦損傷導致步態不穩,甚至無法獨立行走。 ✅ 噁心與嘔吐:眩暈的副作用,常伴隨噁心感。 ✅ 肌肉協調性降低:影響精細動作,可能無法完成簡單的日常活動。 一位中年婦女,因小腦中風出現嚴重的眩暈和行走困難。經過三個多月仍暈眩嚴重,身體虛弱,需要家人使用輪椅輔助其移動。在女兒的建議下,她嘗試選擇接受中醫的調養。 針對眩暈,醫師選用了補氣活血通絡的藥物,加上去痰濕止暈的藥物, 經過一兩個月中藥的調養,這位女士的眩暈顯著減輕,可以自行前往公園散步,走起路來也不會搖搖晃晃,快要跌倒了。 "中醫讓我重新站起來,真是太神奇了!" 更有趣的是中風後血壓偏高,服用西藥 但收縮壓仍都在140~150mmHg飄移 在經過中藥調養後,血壓竟然穩定到120上下 一般中風後的恢復過程或許漫長,但中醫以整體觀念出發,患者的恢復之路更為明朗,重拾健康的希望不再遙遠。

《高血壓中醫調理醫案》

《高血壓中醫調理醫案》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高血壓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而且一般來說高血壓不一定有很明顯的症狀 高血壓患者將來 罹患腦中風、心臟疾患、腎臟病的風險 分別為一般民眾的2.84倍~1.66倍、 號稱為沉默的隱形殺手 那中醫可以處理高血壓嗎? 我們可以看看這個醫案 患者因頭暈、頭痛來就診 平日血壓就偏高 收縮壓落在140~145; 舒張壓落在 85左右 有時血壓最高會飆到150/88 西醫診斷為高血壓一期患者 但患者希望嘗試看看中醫治療 經過診察,四診合參 推論為上盛下虛 在沒有西藥控制之下 經由中藥調理後 並囑咐每日早晚做血壓監測 三、四週之後 平均血壓落在135/78 後續持續追蹤三個月 血壓大概也穩定在130~135/78

《腕隧道症候群針刀治療~免開刀》

《腕隧道症候群針刀治療~免開刀》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 針刀治療解放腕隧道症候群 ❤️ 手指發麻、麻到睡不著覺? 你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的受害者喔! 我們的正中神經通過手腕掌側的腕隧道,分別掌管手指大拇指、食指、中指、及部份 無名指的感覺。當正中神經受到壓迫,其所掌管的區域就可能出現麻、痛喔! X女士,辦公室文書工作,因長期操作鍵盤、待在相同姿勢的職場,造成手指發麻,經診斷為正中神經壓迫的位算到症候群。 針刀治療是一個可以直接解放壓力的優質方法! 🔥 針刀的好處 ✅ 解放手腕壓力,解救神經。 ✅ 不需開刀,低風險。 ✅ 效果快速,恢復期短。 💬 手指似乎在說: “針刀治療超有效,輕鬆感再現!”  有相同問題的患者,不妨來試試,給自己的手多點疼愛!✨ 📅 治療後的照顧小撇步 避免長時間重複動作,保持姿勢正確。

《膝蓋疼痛不能彎曲針刀治療成功逆轉的病案》

《膝蓋疼痛不能彎曲針刀治療成功逆轉的病案》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膝蓋疼痛僵硬、不能彎曲,是現代許多人的通病,尤其在中老年人或有運動傷害史的人更是常見的問題。保守的治療方法如口服消炎藥物、打針、物理治療,對某些患者確實有效,但也有一些患者在接受了這些治療後,症狀並未顯著改善。 患者為一名中年婦女,半年多前,逐漸出現右側膝蓋僵硬、疼痛且無法完全彎曲的症狀。經檢查後,醫師進行了關節鏡手術。然而,術後三個月症狀並未明顯改善,患者的膝蓋仍僵硬且活動受限,影響日常生活。 在多方尋求其他治療方法未果後,她來到了中醫診所,嘗試針刀療法。 什麼是針刀療法? ✨針刀是中醫的一種新型醫療工具,在傳統針灸基礎上,進一步強化 可說是 🔥針灸的 Pro 版本🔥 治療時再利用中西醫結合理論,具有「針可疏通,刀可釋放」的雙重效果。 治療效果 經過三次針刀治療後,患者膝蓋的僵硬感明顯減輕,膝蓋的彎曲角度也大增, 日常行走和上下樓梯已基本無障礙, 從只能半蹲,到可以直接彎曲蹲下,上蹲式廁所也無障礙,生活品質顯著提高。 提醒:針刀療法需由專業醫師進行,且每位患者的情況不同,治療計畫需個別制定。如有相關問題,請先諮詢專業醫師,切勿自行嘗試。 如果您或身邊的親友有類似問題,歡迎留言或私訊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