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麻手痛、拿東西沒力?小心「腕隧道症候群」找上門!》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一、你是不是也有這些症狀?
最近是不是常覺得:
✅ 手指會麻,尤其是拇指、食指、中指?
✅ 半夜會被麻醒,甩甩手才舒服一點?
✅ 拿手機、端碗、打字時手腕痠痛?
許多人一開始都以為只是「姿勢不良」或「用手太多」,
但如果這些情況 反覆出現、越來越嚴重,
那就要小心了——你可能正被 腕隧道症候群 盯上!⚠️
最近是不是常覺得:
✅ 手指會麻,尤其是拇指、食指、中指?
✅ 半夜會被麻醒,甩甩手才舒服一點?
✅ 拿手機、端碗、打字時手腕痠痛?
許多人一開始都以為只是「姿勢不良」或「用手太多」,
但如果這些情況 反覆出現、越來越嚴重,
那就要小心了——你可能正被 腕隧道症候群 盯上!⚠️
二、什麼是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是位於手腕的一條狹窄通道,
裡面通過了重要的 正中神經 和數條肌腱。
當你長時間重複手腕動作(例如:打字、滑手機、包貨、抱小孩、剪髮、拿鍋鏟…)
容易造成局部肌肉與筋膜發炎腫脹,進而 壓迫正中神經。
這時候,你可能會出現——
👉 手麻、手痛、手指無力
👉 手掌感覺遲鈍、握力下降
👉 東西常常拿一拿就掉下來
有些人甚至半夜會被麻醒,
那種感覺就像手被「電到」一樣,非常不舒服。
三、中醫怎麼治?針刀是關鍵!
在中醫治療上,腕隧道症候群 不單只是局部發炎的問題,
往往與 氣血不通、筋膜沾黏、手臂勞損 有關。
因此治療時,我們常結合 針刀治療、針灸與中藥調理,
從根本鬆解壓力、改善循環。
✳️ 針刀治療:鬆解筋膜、減輕神經壓迫
針刀是一種 中西醫結合的微創技術,
利用細小刀針進入筋膜層,溫和鬆開沾黏與緊繃的組織,
讓神經重新「有空間呼吸」,疼痛自然減輕。
✳️ 針灸:改善循環、幫助神經修復
透過特定穴位(如內關、曲池、合谷等)刺激,
促進手腕氣血流通,改善局部氧合與神經修復能力。
✳️ 中藥調理:行氣活血、消腫止痛
根據患者體質與發炎程度,
可搭配活血通絡、補氣養筋的方劑,幫助整體恢復。
✳️ 熱敷與伸展:自我保養不能少
除了治療之外,平時也要養成好習慣:
🌿 每天熱敷手腕 10~15 分鐘
✋ 適度伸展前臂肌群
💻 使用滑鼠或鍵盤時,保持手腕自然放鬆角度
四、誰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危族群?
🖐️ 經常使用電腦、手機、或重複手部動作的人特別容易中招!
像是:
辦公室文書人員、設計師
手作職人、美容師、理髮師
家庭主婦、抱小孩的媽媽
健身族、重訓愛好者
這些族群因為手部長時間用力,
若再加上姿勢不良或缺乏休息,
手麻、痠痛、無力的情況就會逐漸惡化。
五、結語:別讓手麻成為日常,中醫針刀幫你鬆開「卡住的筋」
當你發現手麻、手痛、握力下降時,
不要只靠貼布或甩一甩手撐過去。
中醫針刀治療 結合針灸與中藥調理,
能有效鬆解筋膜、改善神經壓迫,
讓手部循環恢復順暢,重拾靈活與力量。
不要只靠貼布或甩一甩手撐過去。
中醫針刀治療 結合針灸與中藥調理,
能有效鬆解筋膜、改善神經壓迫,
讓手部循環恢復順暢,重拾靈活與力量。
🌿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你的手,才不會越來越「不聽話」!
.png)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