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性早熟VS轉骨》

《性早熟VS轉骨》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坊間許多轉骨秘方,打著吃了身高可以突飛猛進,不過其實中醫轉骨的精神,並不是只有狹隘的顧到身高,進一步思考,轉骨的精神是在寶貝快速生長的青春期,幫助調理體質並改善會影響孩子生長的因素。調養得宜,許多寶貝的異位性皮膚炎、鼻過敏、腸胃問題…等,都能夠因為體質的改變,而症狀能有大幅度的改善。 一般來說骨齡並非決定小朋友是否為性早熟的判斷因子,只是來分析小朋友生長板的狀況,預測小朋友的長高潛力。真正的性早熟還需要許多其他臨床症狀和抽血指標來診斷。 不過就長高這件事來說,骨齡倒可以協助判斷小朋友的身高發展狀況。美國史丹佛大學Greulich及Pyle教授在《手與手腕骨骼發展之影像解剖學》書中的研究結果表示:女生骨齡滿13歲、男生骨齡滿15歲,就只剩3~4%的生長空間。 一般對於性早熟的定義是女孩在八歲前,男孩在九歲前出現第二性徵。可分為中樞型和周邊型,不過確切的診斷仍需經醫師臨床判斷,加上抽血指標做輔助。而一些提早發育的小朋友,在不符合健保標準診斷時,荷爾蒙抑制藥物或是生長激素對爸媽而言都是昂貴的負擔。且部分研究顯示,女生骨齡超過十一歲後,男生骨齡超過十三歲後,使用賀爾蒙抑制藥物,效益並不明顯。所以如果有其他方式,多管齊下,能夠一起協助治療,必定是患者之福。 對治療小朋友性早熟伴有骨齡超前的問題來說,如果需要用到自費的柳培林或是生長激素,對爸媽來說會是一個較為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中醫也可以是一個選項,來協助爸媽處理相關問題。 這邊整理三個關於小朋友成長發育的口訣,簡稱333: ✅ 性早熟三重點 :身高、年齡、生長速度 ✅ 身高三要素 :遺傳、飲食、環境賀爾蒙 ✅ 長高三要素 :運動、睡眠、飲食

《身高不足中醫有妙方》

《身高不足中醫有妙方》 撰文 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小女孩於九歲半時初經來潮,骨齡已達12歲,身高只有144cm,小兒科醫師認為骨齡進展過早,身高可能因生長板提早閉合,而達不到原本該有的身高,因此建議患者施打荷爾蒙抑制藥物〝柳培林〞,來抑制初經。之後果然因為藥物作用,月經便沒再來了。不過半年測量身高並沒有持續增長,骨齡卻已增加至13歲,家屬考量不想施打生長激素,因此於108年2月求診中醫治療,雙管齊下,希望能幫助到寶貝。 服用中藥後,記錄其身高有慢慢增加的趨勢 108年 02月:144cm 04月:144.7cm 06月:145.7cm 07月:146.3cm 08月:146.7cm 10月:146.9cm❌ (停打柳培林) 11月:147.4cm 109年 01月:149cm 03月:150.5cm 05月:151cm 07月:151.5cm 09月:153cm 110年 11月:156.5cm       ✅  一般計算預估成年身高的公式是:             👧女兒的身高=(父+母)÷2-6.5cm。              👦 男兒的身高=(父+母)÷2-6.5cm。                 ~低標約是預估身高再減6.5cm;                  ~高標約是預估身高再加6.5cm。   根據公式,這個小朋友的預估高標在159cm,均標在152.5cm,低標是146cm。 期間因西醫小兒科醫師觀察其身高發展趨勢,認為柳培林幫助不大,因此停止施打賀爾蒙抑制藥物,半年後月經再度來潮。小朋友便單純採用中醫治療,繼續記錄身高一年,持續長高6cm,超乎原本預期的身高值。 中醫持續治療一陣子,認為已經超過預期身高(152.5cm),便宣布小朋友可以畢業了,暫時不用再接受治療了。就這案例來說,中醫中藥的確有發揮到它的功效。 110年底(實際年齡13歲,骨齡已無追...

《車禍外傷造成顏面神經麻痺的治療》

《車禍外傷造成顏面神經麻痺的治療》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顏面神經由耳後下方的孔洞出來之後,分成五個分支: 👉顳枝(Temporal branch):支配額肌以、眼輪匝肌上半部 👉 顴枝(Zygomatic branch):支配眼輪匝肌下半部 👉 頰枝(Buccal branch):支配提上唇肌以及口輪匝肌上半部 👉 緣下頷枝(Marginal mandibular branch):支配笑肌 👉 頸枝(Cervical branch):支配闊頸肌 我們可以試想把手掌貼著臉頰,五根手指張開向前方,大概就是五個分支的方向,而分支的方向也大概支配附近的面部肌群活動。因此如果有單一分支的顏面神經受損,那麼就是所支配的肌肉受到影響而不能活動。 這個患者比較特殊,是因為車禍後外傷,眼眶上緣骨折,造成顏面神經麻痺。因此只有單一分支部位的顏面神經受到影響。 患者的單側眉毛無法抬起,單側抬頭紋消失,而同側的眼皮也跟著下垂無力,眼睛無法張大,眼珠左右看時也患看到垂下的眼皮。從他症狀臨床上面觀察,推測應該是額頭支和顴骨支受到損傷。 患者一開始是在骨科、神經外科接受治療,最後神經外科醫師推薦他去找整形外科醫師,患者有在網路看過相關資料,因此跑來中醫尋求幫助。 對於中西醫治療顏面神經的思維可以參考這兩篇文章 《顏面神經麻痺-中醫治療快又有效》   《顏面神經麻痺之中西醫治療思維》 對於這種神經有實質性損傷的患者,我之前曾經有治療過手術不慎,顏面神經直接切斷的患者。因為意外發生後,求診時間早,經過我們治療,面部肌肉逐漸有力,表情逐漸恢復,大醫院再檢查測試,神經恢復到連神經科醫師都嘖嘖稱奇。 但這個患者是屬於車禍後, 面部有多處傷口疤痕縫線, 猜測車禍撞擊時神經有可能鈍傷損害,切口可能不是很平順, 加上發生後至今已經大概兩個月,我們也不敢打包票跟患者保證療效。 我們採用針灸來治療,搭配一些中藥,經過一到兩個療程之後,患者的眉毛挑動的幅度增加,上眼皮活動活動度增加,開合較有力氣,往右側看時也較不會看到掉下來的眼皮去擋到視野了。經由這個案例,似乎給了我們提示,似乎外傷型的顏面神經損傷,也可以有中醫介入的空間。 更多 顏面神經麻痺後復建請參考:    《顏面神經麻痺後的復健~練日文?》    《顏面神經麻痺後之按摩》 更多顏面神經...

《顏面神經麻痺之中西醫治療思維》

《顏面神經麻痺之中西醫治療思維》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中醫對於顏面神經麻痺多歸類於風寒和體虛,側重點在風寒部分,因此傳統的用藥都多選用祛風止痙的藥物,譬如全蝎、蜈蚣、僵蠶…等。 一般顏面神經麻痺多發生在季節轉換之時,春秋兩季為大宗,但是高雄屬於熱帶氣候,氣候長年多溫暖,不似那時發展中醫的長江、黃河流域環境,四季分明,冬天時天寒地凍、寒風刺骨;此外,加上現代人其實保暖工作比古人好太多了,直接因為寒涼造成的影響小很多,我個人觀察,現代造 成顏面神經麻痺的原因多是變體虛為主。 現代人的體虛多來源於不正常的作息習慣:熬夜、輪班、日夜顛倒、精神緊繃、壓力大、暴飲暴食…等,體虛而免疫系統出了問題,病毒伺機感染,造成顏面神經麻痺者。 鑒於這些因素,現代用藥上面反而會有跟古方有所小差異。我個人習慣會以 一些補氣藥物、補陽藥物,佔比會比較大,搭配 一些通絡,擴張血管的藥物,或是一些放鬆肌肉的藥物。 至於針灸部分,我們除了遠部取穴或是局部治療,單獨穴位點的使用,結合現代解剖學概念,配合面部肌肉和局部神經控制的想法,療效更為顯著。 想了解更多有關顏面神經的中醫治療可以參考這一篇文章: 《顏面神經麻痺-中醫治療快又有效》 西醫部分在利用一些影像學檢查排除掉因為壓迫造成的顏面神經麻痺後【就是跟腦裡面長東西壓到神經無關的】,便倚賴固醇治療為主;但然如果是特定病毒,譬如:帶狀皰疹病毒,那就是會用到抗病毒藥物,起始治療劑量會以體重作為標準,體重越重的開越重,有時一天會吃到十多顆藥物。 一兩週之後,後續便會以神經修復藥物為主,像是一些B群, 加上一些促進循環藥物。神經傳導測試可以來但段神經受損的狀況,當作預測恢復程度的參考。如果不是年紀太大或是神經受損、面部歪斜太嚴重者,85%的患者在經過治療後兩個月內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重點小提示: 👉西醫類固醇治療 👉中醫針灸、中藥雙管齊下 👉配合現代人多體虛體質,中醫用藥反而以補藥為主 不管西醫、中醫,對於病人來說,這個面子問題事關重大,如果能一起聯手,為創造病人福祉合作治療,相信必能為病人創造最大利益。 顏面神經麻痺後復建請參考    《顏面神經麻痺後的復健~練日文?》    《顏面神經麻痺後之按摩》 更多顏面神經麻痺病案請參考:    《腫瘤壓迫造成顏面神經麻痺》 ...

《中醫針灸對於中風的治療思維》

《中醫針灸對於中風的治療思維》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中風到針灸底中醫介入是幫助什麼? 中風是因為腦部因為缺血或是因為出血造成的損傷。在急性期介入,穩定生命跡象,幫助腦部再灌流增加,搶救暫時性缺血的部分;而大腦完全損傷的部分,則非常有可能基本天花板已成定局。 用日常生活的經驗來解說:枯萎的植物,及時搶救,把水澆入泥土,由根吸收後,尚未完全死透的地方,可以經由澆水後,水分再吸收,重現生機,但是完全損傷的葉子則會直接萎縮掉。 針灸治療可以讓我們去逼近腦部損傷後的天花板,身體重新去學習架構如何控制我們的身體。 如同小嬰兒一樣去探索我們身體的使用控制模式,如何去活動右手?如何去屈伸手指頭?如何握緊手部,但是手肘不戶過度施力彎曲? 在在都是種挑戰,因為重新去控制損傷後的肌肉,是有可能有別於原本的使用習慣,所以更必須要屏氣凝神,意志專一,去支配我們的身體,不再是同之前的慣性活動,需要更大的毅力去執行。 針灸可以由 中樞神經系統 和 週邊肌肉軟組織系統 介入。 中樞神經系統 就是頭皮針系列,經由頭皮部分刺激大腦皮層,讓神經再活化,促進灌流,讓尚未死透的細胞,足以再現生機。增加新生血管,提升血液的供應量,促進神經細胞的再生。 週邊肌肉組織 透過針灸後可以增加肌肉力量,被動強化肌力,或是反向減少肌張力,減少据攣,處理關節處沾黏,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患者的活動更加靈活流暢。 而除了手腳身體的活動度之外,因為中風造成的言語問題或是記憶力降低意識混亂邏輯絮亂等問題,也可以透過針灸來改善。     更多中醫治療中風相關知識:         《中風後為什麼要持續針灸》         《中風使用頭皮針有什麼好處?》         《柯醫師中風治療原則》        更多中醫治療中風實例參考:       《中風患者針灸後的神奇療效》       《車禍腦傷患者針灸治療實例》            《中風多年後,針灸還有效嗎?》        ...

《中風後為什麼要持續針灸》

《中風後為什麼要持續針灸》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許多人都忽略了中風的患者,就是因為諸多中風危險因子的累積,後續復發機率其實高於常人。 臨床研究指出,第一次腦中風的患者,10年內累積復發率約為51.3%,且通常二次中風後,病人的後遺症以及殘障程度會比首次發作時還要嚴重許多,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而單次中風後的後遺症傷殘問題也不容小覷, 譬如中風患者有約20~40%的病人在5年內會發生失智症的可能性。 中國醫藥大學的研究,曾刊登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Medicine」,研究報告中指出:中風病人後續長期接受針灸治療,比起未接受針灸治療的病人可以降低50%的復發風險。  而有其他研究顯示,中風後若患者僅以西藥治療,復發率可減少58%;若僅以中醫針灸治療,則可減少50%的復發率;但若中西合併,就可降低61%。 從以上數據看來持續性針灸,對於中風患者的治療是有很強烈的意義。此外,還需要兼顧飲食控制,生活作息習慣改善,配合其他慢性疾病的控制,才能夠減少中風的危險因子,避免二次傷害。 更多中醫如何治療中風參考:       《中醫針灸對於中風的治療思維》        《中風使用頭皮針有什麼好處?》       《柯醫師中風治療原則》 更多中醫治療中風實例參考:        《中風多年後,針灸還有效嗎?》        《中風後失語症的治療》        《中風患者針灸後的神奇療效》        《車禍腦傷患者針灸治療實例》    

《網球肘之超微針刀治療》

《網球肘之超微針刀治療》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網球肘正式的名稱為〝肱骨外上髁炎〞,主要表現為肘關節的外側疼痛,部分患者會伴有手肘、手腕酸軟無力。如病程較長,反覆發作,日久會導致局部增生黏連及纖維化,外觀上可見患處手肘附近明顯變形腫大,影響日常活動,產生功能障礙及運動受限。 我們可經由病例分享來了解這個疾病: 這位患者被診斷網球肘約一年了,期間吃藥、打針、針灸、推拿、復健,甚至是費用較高的震波及PRP也都嘗試過,不過卻無法完全治癒他的網球肘,剛好有機會到高雄探親,經人介紹到雲玖中醫治療,不過停留高雄的時間有限,因此希望能有比較快速又有效的治療方式,便預約連續做了兩次超微針刀,短短兩天,網球肘的疼痛和無力改善許多。     〝 超微針刀治療網球肘實例影片支援 〞 患有網球肘的人大部分都不打網球,不過通常都有過度施力使用手腕、手肘的問題。在中醫骨傷科的觀點,大部分的慢性發炎,都會伴有骨錯位、經出槽的問題,當然不是那種大範圍的脫臼、斷掉啦之類的,而是肌肉、肌腱、骨位、關節面的不順暢,造成施力連線上的分力和中斷,小小的錯位就容易造成我們力線連貫失衡,組織液的回流不暢,局部微循環不佳,疲勞受傷的組織不容易修復。因此除了消炎之外,還要注意將骨位和力線調整到較為順暢的位置。如已產生沾黏、關節變形腫大,那麼超微針刀就是一項很好的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