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開學小叮嚀》

《開學小叮嚀》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 所 ◤小朋友們 😉開學一個月囉❗️~ ◢  —— 面對新冠的威脅,新的學期展開。—— 💪💪💪💪💪 幼稚園、新生、或是有轉換同學、老師的小朋友,首先會面臨的課題是環境和人員的不熟悉。對於師長的信任度以及同學之間的相處,如果有不適應,有時焦慮的情緒會轉化成為身體的不適,反應在一些生理問題。譬如哭鬧、情緒不穩定、胃腸不適、食慾降低、尿床、排便習慣改變…等。  環境上面的不熟悉,則可能會遇到大小便的問題。  門診中有遇過些極端的病例:  小一新生因為不習慣學校的廁所🚽,所以在學校都忍住不去小便,直到中午回家才上廁所,造成泌尿道的感染;或是隱忍大便,造成大便乾硬,排便疼痛出血。  再來是飲食上面學校和家中口味的變換,會有食慾降低、挑食、厭食,最終體重下降。再來有可能因為陌生環境和師長的壓力,造成小寶貝就學意願降低,上學拖拖拉拉,早上起不來,甚至是會逃避上學。晚上也可能造成不易入眠,或是半夜多夢、哭鬧、磨牙、夢話夢遊的情況。  當然這些情緒的反應有時候需要家長適時的開導,有時候需要時間磨合。轉化的生理問題,需要去探究背後的實際原因。因此中醫在用藥上面除了緩解症狀的藥物外,有時還會有一些平穩情緒,放鬆心情的藥物做搭配。  此外,開學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小寶貝在校交叉感染,各種病毒的交換。經過這次新冠肺炎的挑戰,大家都知道口罩的防護😷,確實可以大幅有效減少各種呼吸道疾病傳播發生;而另一方面強化自身的免疫力更是抵擋細菌病毒的不二法們,施打疫苗、健康的生活習慣、中醫的調養…等,這些都可以提升自我的防護力。  其他對小朋友身高的小叮嚀:要注意到新冠期間,有國外的研究,性早熟的小朋友有增加的趨勢。這些除了過早發育第二性徵的問題,還有生長板太早閉合,造成身高不夠高的問題。我們小朋友每年至少要長到4cm,如果到青春期前身高不足,有時候就很難做追趕。  每學期的視力檢查單,讓家長去注意到家中小朋友的視力,看書、看電視、使用手機的習慣。這個請密切追蹤我們雲玖的粉專,之後會有專文來說明視力保健。  在這個準備新冠肺炎流感化的時刻,許多的混亂和挑戰接踵而來,最終還是希望每個寶貝都能快快樂樂,迎接這一個學期,讓2022剩下的這幾個月更加健康開心,...

《從偶像明星的面癱來談侖謝亨特氏症候群》

《從偶像明星的面癱來談侖謝亨特氏症候群》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最近美國偶像明星小賈斯汀取消巡迴演唱會,並且在IG上面發表了,面部歪斜且表情不受控制的照片和影片。這一切都是侖謝亨特氏症候群搞的鬼。 侖謝亨特氏症候群 (Ramsay Hunt Syndrome),是因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侵犯第七對顱神經造成,而第七對顱神經就是顏面神經,主理我們面部的表情,因此會造成面癱、顏面神經麻痺的症狀。 🧑‍⚕️典型的會有三聯病癥 : ✅ 單側顏面神經麻痺 ✅ 單側耳疼痛 ✅ 單側耳道或是耳殼水皰 其他還有併發像是耳鳴、聽覺喪失、眩暈...等症。 其實造成侖謝亨特氏症候群的病毒跟我們俗稱的皮蛇🐍是同樣的病毒,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因為幼年時期感染過水痘,之後病毒潛伏在身體的神經節中,而在我們熬夜、壓力、免疫力下降時,病毒會再次活化,如果剛好侵犯到我們的顏面神經,就會像小賈斯汀一樣,整個面部都歪斜了。 跟一般單純性的顏面神經麻痺相比,此種病毒容易造成後遺症,預後也較差。西醫治療上面,一開始的三天是黃金期,除了抗病毒藥物和類固醇,後續有些醫師會加上神經修復藥物和一些增加循環藥物。 這類疾病在中醫來說有✨非常好的療效✨,不論是在急性期減緩面部的再歪斜,或是後遺症期神經的修復,面部表情的恢復,中藥和針灸治療的介入,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不過患者要有耐心,因為對比於一般單純性病毒的顏面神經麻痺,還是容易比較有併發症,而且後續的恢復期也較長,有時需要到半年以上。根據統計只有75-85%的面癱能完全恢復。

《新冠肺炎治療心得分享》

《新冠肺炎治療心得分享》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面對新冠肺炎  光說不練是假功夫    直接面對治療新冠肺炎一個多月  有些心得跟大家分享    面對高雄越來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  每位確診的病人都是心急如焚  希望獲得最好的照顧  診所也是動員起來  希望能夠在最短的時間照護到最多的病人    當然短短的門診時間有限  除了看診以外 還希望能夠給予大家自我照護評估的知識    新冠肺炎在等古代等同於疫病  特點就是傳播快速  病情變化也快  因為視訊看診無法直接接觸的關係  除了問診以外 觀察舌頭便成為一個重要的依據    大部分的患者都以熱象表現居多  就算不是,但也容易很快化熱  舌紅、舌根微黃苔  口臭、口乾、口破  但是如果下焦兼夾濕熱  就容易腹瀉,且是如同軟爛泥般的臭穢排泄物    當然也有偏向中性或是寒性虛弱的患者  這個時候就會有怕冷氣、怕電扇、惡寒重...等特徵 發燒可能有,可能沒有,  但是發燒的溫度高低不是判讀患者寒熱的確認指標  其他是否有四肢冰冷、腹部冰冷、  排便偏水或是軟便 排泄物帶有沒有消化食物但不會很臭  舌胖、顏色淡白、舌邊有齒痕 這種就不適合太大劑量寒涼藥物  有時需要一些溫熱藥物夾雜使用  提高病人的抵抗能力和血流量    不過疫病就是變化快速  有時候才一兩天,寒熱狀態會突然轉化  藥物就必須要做修正  所以如果可以 還是建議患者須多多觀察自身狀態  心跳速度、呼吸速度、飲水量、小便量及顏色 在急性期我們醫師短期投藥  觀察變化  從陰陽寒熱虛實下手 至於是否使用清冠一號 還是要有合宜的狀況 並非每一位患者都是不辯陰陽 就毫無意義地狂吃清冠一號 病患有問題跟醫師討論 自己觀察到身體的變化 在有限的診察模式下 幫助大家度過難關  後續再做更細微...

《新冠肺炎後遺症中醫的治療》

《新冠肺炎後遺症中醫的治療思維》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中醫診所    隨著疫情的擴展  我們不得不面對與新冠肺炎共存的事實    越來越多身邊的朋友親屬確診  再來要思考的是新冠肺炎後遺症    有一個在國外得到新冠肺炎的年輕人  康復後回到台灣  老是感覺無力、倦怠、體力不濟  打個一場羽毛球便氣喘吁吁  隔天就十分疲倦  大便也變成容易腹瀉  一吃就跑廁所    另一位患者  在感染新冠肺炎後變成容易氣管敏感  常常室內空氣不好、輕微揚塵或是油煙  或是天氣變換、溫差明顯、吹個電風扇  就開始喉嚨癢咳嗽  一開始咳就咳個不停 而剛解除隔離的病患 還是整天頭暈 一整天都乎昏沉沉 起來做一點家事便感覺頭暈想吐 胃口不好,食慾也差    這都是新冠肺炎染後的後遺症  上述幾位病人  經過中醫調養大概一個月後  一位體力精神好轉,可以運動如常,排便也恢復條狀順暢  一位呼吸道敏感獲得緩解,也不會動不動就咳嗽 一位頭暈改善,已可正常出們買菜,胃口也恢復 新冠肺炎會引請身體多處發炎  就像是經歷過一場大戰  大戰之後需要修復  需要給予更多的資源  而資源就是氧氣、營養食物轉化、更多的血液供應輸送    但是所謂補充  不是一股腦地亂補一通  就像大戰之後百廢待舉  突然外援送來一大堆糧食物資  但卻沒有工人可以運送  那麼這些物資只是堆著阻礙交痛而已    補要有次第的補  也要有需求的補  補氣、補血、養陰、養陽、補津液、補脾胃…等    這就是中醫師的強項了  根據每位患者的身體  診察後個別化需求開出合宜的處方  循序漸進地去調理身體  而非大堆頭把一堆好料搬上桌  那可能只會負荷不了 

《性早熟VS轉骨》

《性早熟VS轉骨》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坊間許多轉骨秘方,打著吃了身高可以突飛猛進,不過其實中醫轉骨的精神,並不是只有狹隘的顧到身高,進一步思考,轉骨的精神是在寶貝快速生長的青春期,幫助調理體質並改善會影響孩子生長的因素。調養得宜,許多寶貝的異位性皮膚炎、鼻過敏、腸胃問題…等,都能夠因為體質的改變,而症狀能有大幅度的改善。 一般來說骨齡並非決定小朋友是否為性早熟的判斷因子,只是來分析小朋友生長板的狀況,預測小朋友的長高潛力。真正的性早熟還需要許多其他臨床症狀和抽血指標來診斷。 不過就長高這件事來說,骨齡倒可以協助判斷小朋友的身高發展狀況。美國史丹佛大學Greulich及Pyle教授在《手與手腕骨骼發展之影像解剖學》書中的研究結果表示:女生骨齡滿13歲、男生骨齡滿15歲,就只剩3~4%的生長空間。 一般對於性早熟的定義是女孩在八歲前,男孩在九歲前出現第二性徵。可分為中樞型和周邊型,不過確切的診斷仍需經醫師臨床判斷,加上抽血指標做輔助。而一些提早發育的小朋友,在不符合健保標準診斷時,荷爾蒙抑制藥物或是生長激素對爸媽而言都是昂貴的負擔。且部分研究顯示,女生骨齡超過十一歲後,男生骨齡超過十三歲後,使用賀爾蒙抑制藥物,效益並不明顯。所以如果有其他方式,多管齊下,能夠一起協助治療,必定是患者之福。 對治療小朋友性早熟伴有骨齡超前的問題來說,如果需要用到自費的柳培林或是生長激素,對爸媽來說會是一個較為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中醫也可以是一個選項,來協助爸媽處理相關問題。 這邊整理三個關於小朋友成長發育的口訣,簡稱333: ✅ 性早熟三重點 :身高、年齡、生長速度 ✅ 身高三要素 :遺傳、飲食、環境賀爾蒙 ✅ 長高三要素 :運動、睡眠、飲食

《身高不足中醫有妙方》

《身高不足中醫有妙方》 撰文 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小女孩於九歲半時初經來潮,骨齡已達12歲,身高只有144cm,小兒科醫師認為骨齡進展過早,身高可能因生長板提早閉合,而達不到原本該有的身高,因此建議患者施打荷爾蒙抑制藥物〝柳培林〞,來抑制初經。之後果然因為藥物作用,月經便沒再來了。不過半年測量身高並沒有持續增長,骨齡卻已增加至13歲,家屬考量不想施打生長激素,因此於108年2月求診中醫治療,雙管齊下,希望能幫助到寶貝。 服用中藥後,記錄其身高有慢慢增加的趨勢 108年 02月:144cm 04月:144.7cm 06月:145.7cm 07月:146.3cm 08月:146.7cm 10月:146.9cm❌ (停打柳培林) 11月:147.4cm 109年 01月:149cm 03月:150.5cm 05月:151cm 07月:151.5cm 09月:153cm 110年 11月:156.5cm       ✅  一般計算預估成年身高的公式是:             👧女兒的身高=(父+母)÷2-6.5cm。              👦 男兒的身高=(父+母)÷2-6.5cm。                 ~低標約是預估身高再減6.5cm;                  ~高標約是預估身高再加6.5cm。   根據公式,這個小朋友的預估高標在159cm,均標在152.5cm,低標是146cm。 期間因西醫小兒科醫師觀察其身高發展趨勢,認為柳培林幫助不大,因此停止施打賀爾蒙抑制藥物,半年後月經再度來潮。小朋友便單純採用中醫治療,繼續記錄身高一年,持續長高6cm,超乎原本預期的身高值。 中醫持續治療一陣子,認為已經超過預期身高(152.5cm),便宣布小朋友可以畢業了,暫時不用再接受治療了。就這案例來說,中醫中藥的確有發揮到它的功效。 110年底(實際年齡13歲,骨齡已無追...

《車禍外傷造成顏面神經麻痺的治療》

《車禍外傷造成顏面神經麻痺的治療》 撰文:柯盛淵醫師/福山雲玖中醫診所 顏面神經由耳後下方的孔洞出來之後,分成五個分支: 👉顳枝(Temporal branch):支配額肌以、眼輪匝肌上半部 👉 顴枝(Zygomatic branch):支配眼輪匝肌下半部 👉 頰枝(Buccal branch):支配提上唇肌以及口輪匝肌上半部 👉 緣下頷枝(Marginal mandibular branch):支配笑肌 👉 頸枝(Cervical branch):支配闊頸肌 我們可以試想把手掌貼著臉頰,五根手指張開向前方,大概就是五個分支的方向,而分支的方向也大概支配附近的面部肌群活動。因此如果有單一分支的顏面神經受損,那麼就是所支配的肌肉受到影響而不能活動。 這個患者比較特殊,是因為車禍後外傷,眼眶上緣骨折,造成顏面神經麻痺。因此只有單一分支部位的顏面神經受到影響。 患者的單側眉毛無法抬起,單側抬頭紋消失,而同側的眼皮也跟著下垂無力,眼睛無法張大,眼珠左右看時也患看到垂下的眼皮。從他症狀臨床上面觀察,推測應該是額頭支和顴骨支受到損傷。 患者一開始是在骨科、神經外科接受治療,最後神經外科醫師推薦他去找整形外科醫師,患者有在網路看過相關資料,因此跑來中醫尋求幫助。 對於中西醫治療顏面神經的思維可以參考這兩篇文章 《顏面神經麻痺-中醫治療快又有效》   《顏面神經麻痺之中西醫治療思維》 對於這種神經有實質性損傷的患者,我之前曾經有治療過手術不慎,顏面神經直接切斷的患者。因為意外發生後,求診時間早,經過我們治療,面部肌肉逐漸有力,表情逐漸恢復,大醫院再檢查測試,神經恢復到連神經科醫師都嘖嘖稱奇。 但這個患者是屬於車禍後, 面部有多處傷口疤痕縫線, 猜測車禍撞擊時神經有可能鈍傷損害,切口可能不是很平順, 加上發生後至今已經大概兩個月,我們也不敢打包票跟患者保證療效。 我們採用針灸來治療,搭配一些中藥,經過一到兩個療程之後,患者的眉毛挑動的幅度增加,上眼皮活動活動度增加,開合較有力氣,往右側看時也較不會看到掉下來的眼皮去擋到視野了。經由這個案例,似乎給了我們提示,似乎外傷型的顏面神經損傷,也可以有中醫介入的空間。 更多 顏面神經麻痺後復建請參考:    《顏面神經麻痺後的復健~練日文?》    《顏面神經麻痺後之按摩》 更多顏面神經...